工藝介紹
金屬鍛鏨工藝是金屬工藝一個重要的門類,它利用金屬延展性和可塑性,用錘子擊打形狀各異的鏨刀,在飾品表面上形成凹凸不一、深淺有致、或光或毛的線條和紋樣的一種金屬變形工藝。金屬鍛鏨工藝是對金屬進行手工加工,也是北京地區傳統工藝美術的精華之一。
中國金屬鍛鏨工藝歷史悠久,起源夏朝。早在夏代已有人工制成的金銀器。商代鏨刻已經出現。歷經各個朝代。從繁榮發展到秦漢時代。到具有異域風采的魏晉南北朝金銀器。繼而是絢麗多彩的唐代金銀器清秀典雅的宋代金銀器,直到華麗濃艷的明清金銀器,制作技術不斷完善,并被廣泛應用于金銀器、素銅制品、建筑構件及裝飾、民族用品、雕塑、浮雕壁畫等多方面。自元定都北京以來,統治者為其自身的需求,將能工巧匠聚于北京地區,制作各種金屬制品,金屬工藝發展日趨完善。建國初期,各個手工作坊進行公私合營,成立專門生產金屬工藝品和民族用品及日用品的企業如“北京市金屬工藝品廠”,金屬鍛鏨手工藝制作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金屬鍛鏨工藝品,其設計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制作工藝為手工,并結合浮雕、立雕、鏤、鏨刻等手法。錘子、鏨子鏨刀、墊子膠墊,是銅鏨工藝的主要手工工具。錘打鑿子雕刻要順其紋線有輕、重、快、慢之分,游走自然,達到鏨有鏨的風格,刻有刻的風味,結合起來則巧妙無窮。銅鏨刻工藝非常靈活,可根據紋樣不同的特點需要隨時制作不同形狀,不同鋒利度的鏨刀。
一般采說,鋒利的鏨刀刻出的紋樣較為細膩,而不鋒利的鏨刀鏨出的紋樣則較圓潤。因為鏨刻的工具基本都是藝人自己做的,所以制造者必須具備較好的鉗工基礎和熱處理知識。
2007年,金屬公司的金屬鍛鏨工藝被列入西城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年,金屬公司的金屬鍛鏨工藝被列入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孟德仁(1943.7—)于2012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西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